1、病因及流行:
1.1 病因:當仔豬應激(如突換飼料、過量采食)時,致消化道功能紊亂、小腸內偏堿性,從而有利于溶血性大腸桿菌在小腸中大量生長繁殖,產生以下物質進入血液而致病:①水腫毒素:引起仔豬水腫??;②腸毒素:引起仔豬斷奶后腹瀉;③過敏物質:引起過敏性休克、死亡。
1.2 流行:主要侵害40—60日齡仔豬,水腫病多發于斷奶后大吃飼料1—2周內,發病率為10%~40%,致死率高達90%以上。體重在8一j5kg而且同窩生長健壯的仔豬,發病率較高;斷奶后腹瀉多發于斷奶后大吃飼料2—3周內;斷奶后過敏性休克多發于斷奶后大吃飼料1周內。
2、臨床癥狀:
臨床上一般是以水腫病癥狀為主,同時兼有腹瀉或過敏性休克、死亡。
急性型表現為發病突然,甚至是看不到任何明顯癥狀即迅速死亡;發病早期,病豬精神沉郁、食欲不振,多數體溫不高,少數升高到40℃以上,行走不穩,形似醉態,空嚼磨牙;典型癥狀為眼瞼紅腫,嚴重時上下眼瞼間僅現一小縫;后期反應遲鈍,呼吸困難,叫聲嘶啞、驚叫不安、抽搐或者癱瘓、或四肢呈劃水樣運動等神經癥狀。病豬或便秘或腹瀉。往往是吃得最飽,長得最快的豬,最容易發病。
3、治療
以抗菌消腫、抗過敏、增強糖代謝、解毒鎮靜為主要治療原則。
3.1 抗菌消炎:
3.1.1恩諾沙星:2.5%恩諾沙星注射液,按每公斤體重10ml,肌注,每天2次,連用2~3天。
3.1.2環丙沙星:鹽酸環丙沙星注射液按每公斤體重用1ml;或奧星注射液按每公斤體重0.1ml,肌注,每天2次,連用3d。
3.1.3卡那霉素:卡那霉素25萬IU/ml的2ml,5%碳酸氫鈉30ml,25%葡萄糖40ml。混合后一次靜脈注射,每日2次。同時腹腔注射10%磺胺嘧啶10ml,10%維生素C針5ml,地塞米松5mg,將芒硝20克、土霉素片50mg/kg體重同時灌服,一日一次。
3.1.4磺胺類:
3.1.4.1 20%磺胺嘧啶鈉注射液20~40ml,維生素B1注射液2~4ml,25%葡萄糖注射液60~80ml,一次靜脈或腹腔注射,每日1次,連用2~3天。
3.1.4.2魔迪(三甲氧芐氨嘧啶復合劑)按0.2ml/kg體重,1d1次,重癥用2次;或用三磺金針(制菌磺復合劑)按0.2ml/kg體重,1天1次,重者3天后再注1次。
3.1.5鏈霉素200萬IU/kg體重,配合地塞米松5mg肌注,同時用磺胺嘧啶鈉每豬5~10ml肌注,每8小時1次,連用2~3天。
注:以上藥物在不同地區對溶血性大腸桿菌的敏感程度差異較大,請自行選擇。
3.2 抗過敏、改善糖代謝:選用地塞米松注射液,按每公斤體重1mg肌注或靜注;
3.3 解除溶血性大腸桿菌產生的毒素:
3.3.1 解腸毒素:10%葡萄糖注射液,按每公斤體重1—2ml靜脈注射;
3.3.2解水腫毒素:仔豬水腫病抗毒素按每頭每次肌注或皮注1頭份(5ml);每天1—2次,連續2—3天,如連用2次均無效果,則應停止用藥。
3.4 利尿消腫:強心利尿法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,一旦發現癥狀時肌注20%安鈉加lml,呋喃苯胺酸注射液O.25ml,同時腹腔注射50%的葡萄糖液5—10ml,次日腹腔注射50%葡萄糖液10ml。對是否采取此治療原則,目前還存在爭議。
3.5當豬群發生水腫病時,可緊急接種仔豬水腫病油乳劑三價滅活苗(10ml/支)2~4ml(每豬一個針頭),4~5天后豬群疫情可得到控制。②鏈霉素200萬IU/kg體重,配合地塞米松5mg肌注,同時用磺胺嘧啶鈉每豬5~10ml肌注,每8小時1次,連用2~3天。
3.5 發病期間停喂含高蛋白的飼料(如優質的全價顆粒飼料),該喂稀飯或青綠飼料。
4、預防
重點預防仔豬水腫病,據國外資料報道:通過注射“仔豬水腫病菌苗”來預防水腫病的效果很不理想,故建議采用以下方法預防:
4.1 藥物預防:在仔豬斷奶后,肌肉或皮下注射仔豬水腫抗毒素,每頭每次注射1頭份(5ml)。
注:注射仔豬水腫病,故要正確估算好每窩母豬所產仔豬發生水腫病的時間規律。
4.2 防止應激:斷奶到喂全價料時要逐步過渡;一窩仔豬中使用一個廠家的飼料后,最好不要中途輕易改換;
4.3 改變飲水的酸堿度:在仔豬大吃飼料期間,在飲水中加入少量食用醋,可起到一定預防效果。
5、體會
5.1.仔豬水腫病在農村散養和專業戶中發病有上升趨勢,且病死率高,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。這應引起廣大獸醫工作者的高度重視,注意做好有關預防本病發生的各項工作,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,提高生產效益。
5.2 該病發病急,往往來不及治療便死亡,損失大??梢姡静〉姆乐纬⒁夥酪吆椭委熗?,更重要的是做好飼養管理工作,減少發病機率。
5.3 對于發病的仔豬,早發現、早治療非常重要,若在一窩仔豬中出現病情,必須對全窩的仔豬采取治療措施。
5.4 近幾年來,本病呈上升趨勢,筆者認為與配合飼料的使用有一定的關系。當前,乳豬料和仔豬料非常普及,徹底改變了以往拌在潲水稀飯中的使用方法。飼料單純,精料過多,青飼料缺乏及微量元素硒和維生素E缺乏等都可能誘發本病。再加上群眾、專業戶缺乏飼養知識,補料過遲,喂得太飽,導致消化不良,維生素失調,致病大腸桿菌大量繁殖而發病。